-
机器心理学家未来唯一不会被AI取代的职业
《我,机器人》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·阿西莫夫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中短篇科幻小说集。小说集描绘了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在经历了一步步发展之后,最终“挺立于人类与毁灭之间”。更重要的是,小说中不但有机器人,还有“机器人心理学家”苏珊·凯文。 在实际工作中,机器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——这也是“机器人心理学家”的职责所在:有趣的是,她要做的并非排除“机器故障”,而是要理解和解决机器人的“心理问题”。...
-
机器人搬砖4小时砌成网球场大小的墙
最近,一款名叫Hadrian X砌砖机器人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,它能够在4小时内建造一个与网球场相当大小的墙壁。该机器人看起来像一辆普通的卡车,但一到建筑工地,它能伸出32米长的吊臂,每小时精确地铺设多达300块大型砖块,这个过程看起来非常壮观。 早在2015年,这款来自澳大利亚的机器人首次进入大众视野,它的原型建立在传统的挖掘机上。根据Fastbrick...
-
机器人会成为未来餐厅的标配吗
传统餐饮酒店行业一直都饱受着人力成本高、租金高、原材料价格高、利润低——“三高一低”的苦恼。倘若与人工智能相结合,将会带来怎样的好处? 目前星巴克正在进行一场积极的尝试。通过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、大数据等技术使“我的星巴克咖啡师”应用程序可以在消费者移动端落地运营,并为不同性格特征客户推荐客制化的咖啡配置,还可以做到语音实时人机交互、为顾客提供线下店不存在的隐藏咖啡配置。...
-
川崎机器人因地制宜应对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
近年来,随着人力成本持续增长,加上人口老化导致劳动人力短缺,机器人逐渐受到制造企业的青睐,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应用到生产制造行业的各个领域中。 然而,在人们的潜意识里,机器人都是那种外表笨重运行不止的庞然大物,它们没有思想,没有感情,因此人类也无法和它们一起“放心”地工作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,这一现象正在被改变。而人机协作机器人的诞生,将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这一传统思想。...
-
中国机器人产业虚火旺 核心技术严重缺失
近几年来,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,机器人概念开始兴起。在制造业、酒店、养老、医疗等众多行业,对于能代替人工的服务型机器人需求在潜滋暗长。自去年中国制造2025、“十三五”规划等一系列国内政策的出台之后,让不少创业者看到了机器人市场存在的巨大商机。 产业虚火旺盛 国产机器人被碾压 据权威数据显示,截止2014年底,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数量就超过了4000家...
-
ABB翻新机器人让雅典啤酒厂旧生产线焕然一新
在希腊雅典的一条繁忙高速公路旁边,一股诱人的麦芽香气弥漫在空气中。这股香气源自一家雅典啤酒厂(喜力集团的成员)。这家工厂的装瓶单元在夏季高峰期每天能够生产约160万瓶啤酒并完成75000次装箱作业。 该公司员工总数为75人,其中有六人负责对该厂的全自动装瓶车间实施管理。该厂采用最先进的机械装置对500ml的阿姆斯特尔瓶装啤酒进行清洁、灌装、贴标签并按20瓶一箱进行包装。这里的噪音和活动声响特别大...